例析探究性试题的解答
|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fjsedu.com 2005-11-4 8:39:16 |
翻开日记,点点滴滴引起我的思考:
日记片段一:
……政治课时政播报中,小明介绍了近期国内几件大事:“龙芯一号”研制成功、申博成功、三峡库区蓄水成功……他还引用了“十六大”报告中的一段话:“我们走过的道路很平坦,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能取得这样的胜利,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靠的是党的高度团结统一,靠的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小明的介绍让我感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前景灿烂,充满希望!
日记片段二:
……街道上悬挂着:“非典终将倒下,城市精神永存”的标语;市民广场一角志愿者排队为抗击“非典”献血;爸爸收到远方朋友发来的短消息:“smileandremainsmile(微笑,保持微笑),这是SARS(非典型肺炎)的新解,愿你保重并快乐!”电视里播放着全球科学家合作研究“非典”的情况、国际同为抗击这一人类灾难相互援助的新闻……这一切让我体会到人类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世界的明天会更好!
①是什么让我感到人类社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
(提示:可结合日记片段一、二进行分析。本题设创意分1分)
②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满怀信心迎接未来,我自己未来的设计是:
(提示:可从未来理想职业、提高自身素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阐述)
③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实现自己未来设计的时候,我估计会遇上这样的困难:____________。对此,我准备这样面对:(提示:针对一个困难提出具体措施)
分析这是南昌市2003年中考政治试题中的一道材料分析题。该题紧密联系当年的重大热点问题,设问开放性强,思维多元化、实践性强。力求体现新课改(教学与考试)的方向性。新课改理念中特别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的教法,如今最“热门”的是: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而该题的三个小题都需要考生具有“探究性”的品质,通过“探究”方能答好每一小题。
首先,不机械考书本知识。三个小题都不能从教材上摘抄出死答案,而又与教材有着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去研读试题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与教材的内在联系,再进行综合归纳出答案。这既注重了对考生读题、审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又促进了考生的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学生主体”、“发展为本”的课改新理念。
其次,答案的多角度性。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即针对问题,去多角度地开放性探讨,去分析综合归纳、并投向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去思考、调研、操作、创新……该题三个小题实质都是对这种品质的考查。如针对第一小题问题,既应从人类社会、我们国家和人民取得成就角度去从教材和其它材料及社会生活中搜集素材,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出“……未来充满希望”的理由,还应从取得成就的原因等角度去组织材料。第二小题已明确提出“可从三个角度”,但又未限于三个角度,给考生一个广阔的多角度的探究空间,而针对每一角度的回答,不仅应从自身的社会实际生活角度出发,去思考(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提高自身素质、履行社会责任等);也还应从教材和其它资料及社会生活中去搜集相关知识点或事例,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出“自己对未来设计”的理由。第三小题,给考生的探究空间更为广阔,考生还要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生活经历去“估计遇到的困难”均可———————既可以从“学习、事业角度‘估计’,也可以从家庭、社会角度‘估计’”;而每一困难解决的措施,也不是唯一的,也应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多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可以看出对以上三个小题的回答,既能考查出学生“探究”能力的高低,又导向性地指明“学生探究的视野应以自身生活为基点,放射性、发散式地投向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让社会上众多现象、众多事件都成为学生关注的目标。
再次,评分说明规定:“鼓励创新思维,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还设有创意分。实质是充分考虑了考生个性差异,让考生根据自身的不同生活与学习背景,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去探究问题,去自由发挥,寻找答案,以利充分展示考生的个性、素质才华,诱发考生的创新火花的迸发,以发展其能力。这是探究性学习的落足点,也是新一轮课改要达到的目标。
因此,该题警示我们:如果平时学习不注重探究性学习,只会被动地“死记硬背”,考试时随意摘抄教材的应试方法,随着课改教学与评价手段的深入,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
参考答案
①评分提示:本题鼓励创造性思维,答案不唯一。考生可从人类社会、我们国家和民族取得的成就及这些成就的原因(含面对困难的态度)等角度组织答案。若只从某一角度展开深入阐述,或从其它角度组织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若考生只简单摘抄日记片段只能评为C类。本题设创意分1分。评分时可参照下述思路进行判分:
从取得的成就角度: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因此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希望;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因此国家民族充满希望。
从取得成就的原因及面对困难的态度角度:人们团结一致,相互援助,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携手战胜了许多人类社会共同的困难。各国人民都在为争取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共同努力,因此人类社会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国家取得成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符合国情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人们无私奉献。对未来充满信心,还因为我们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国家民族充满希望。
②评分提示:本题鼓励考生创造性思维,答案不惟一,考生只要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有较明确的具体设计,即可酌情给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设计,若只从某一方面深入阐述或从其他方面展开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未来理想职业方面:我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军人、教师、运动员、播音员、新型农民……),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家对人类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作用,我热爱科学、兴趣广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探究;在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学习,开阔眼界,大胆实践,不断创新,磨砺意志,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努力培养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说明:本答案是从为什么想成为科学家及如何才能成为科学家两方面进行阐述)
提高自身素质方面: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打算提高以下方面的素质:提高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我准备树立报国之志,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锻炼自身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我要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在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认真履行国家、社会赋予我的各项责任,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将努力立足岗位,奉献社会,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
③评分提示:本题鼓励考生创造性思维,答案不求唯一,但考生提出的困难应具体、切合实际,面对困难的应对措施应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例:我估计会遇到的困难有:我的科学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
我准备这样面对:不丧失信心,告诉自己:失败一次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必须坚持下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与同志精诚合作,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继续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
|
|